車間規劃不僅要制造一流產品,還要考慮產品的制造成本、設備的使用效率、合理選擇加工設備、優化設備布局、有效組織和調整各生產要素,以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基礎。
對于小型線束生產,我們盡可能按工序順序排列生產相關的機器、工作服和測試儀器,形成適合小型線束生產的一日裝配線的生產方式。在生產單位內完成對同一產品的所有加工,并封閉運行。可以在行兩側設置行側倉庫,用作行的通用性、通用物料存放地點。優點:加工路線短,節省運輸資源。產品等待時間減少,生產運行周期短。缺點是不利于工藝管理,生產靈活性差,疲勞強度大。
需要注意的是,人、機器、材料如何流動。精益生產的五個原則之一是流動,讓價值流動是消除一切浪費的核心。人、機器、材料這些資源不流動,肯定哪里出故障了?據統計,企業用于增值活動的時間只占整個活動時間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時間是沒有增值價值的活動。增值時間約占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的5%,無增值活動約占95%。所以線束的生產線車身設計尤為重要!
生產線邊緣設計方法
1
減少生產線操作員動作的浪費和大氣的浪費。材料放置在工人伸手的范圍內(不要彎腰或轉身)。材料(線材、連接器、PVC管等)可以直接匯入和使用零件,而無需進行第二次包裝。為了避免材料短缺或不良造成的大氣浪費,在材料數量、次品、可疑品、空容器等方面部署了合適的集裝箱。
談線束生產線主體布局,談線束生產線主體布局。
2
材料貨架設計不能太重、太大,主要便于物流人員搬運。船側架子高度合適(約150厘米),材料有固定的位置和標記,形成視覺管理。物流負責人根據材料指示完成材料補充和配送,不需要職員到其他地方去拿。
3
在保證材料供應的同時,通過先進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少先進材料的種類和數量,減少誤用和混合的危險。在沒有生產線缺位的情況下,船邊材料數量最少,要求少量部署泡沫米,多頻率有規律的運輸補充(根據實際情況調整)4
生產人員和物流人員工作領域不相交,互不干涉。直觀顯示船側集裝箱和船側貨架的正面和背面,使生產人員和物流人員更容易使用。
5
可能的生產相關機器、工作服及檢驗儀器按工藝順序安排。
例如:在檢測過程的傳導模塊中,將顯式ID放入護套/暴露末端對應線的顏色中,以便于識別,而不會被遮擋。
6
建立詳細的操作指南和標準操作程序。
通過編制和校對,匯集了很多人的智慧和經驗,提高了生產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有效減少在線過渡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同時,還規定了如何操作的檢查。
配套的配套設施
輔助設施相當于船體的后勤支援。考慮生產的便利性和能耗最低。包括照明設計、水電匹配、管道布置、設備運行維護保障、運輸工具選擇等。通過這種合理的配置和布局,可以完全保證產品生產的正常運行和高效運行。
由于產品生產的多樣化,生產線體的設計必須符合人體工程學,確保現場人員達到操作標準。使用舒適合理的空間來滿足實際生產的需求。
談談線束生產線車身布局
作者:小谷
發布時間:2022-04-19 16:53:32
瀏覽量: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