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缺貨對連接器行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連接器行業的銷售。
從2021年初開始芯片脫銷似乎成為了全國人民的話題,以前從業界人口可以聽到的IC芯片等語言屢次登上新聞廣播,汽車芯片脫銷引起的汽車減產停止,脫銷似乎成為芯片行業今年的代名詞,電子行業整體受到影響,下半年的芯片供應不容樂觀。
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芯片行業已經開始缺貨&漲價。這次芯片危機的影響從汽車行業開始,到現在已經有169個行業受到影響。
另外,由于最近變異的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半導體芯片和包裝的主要生產地越南、印度、馬來西亞這些國家的工廠生產受到很大影響,一些工廠進入停產狀態。另外,臺灣半導體行業的流行也越來越激烈,最嚴重的京元電子已經發現195例感染,蔓延到龍頭企業的臺積電。這場瘟疫使半導體行業再次受到打擊!
芯片缺貨在連接器行業會產生什么影響呢?
其中,Type-C的連接器和電纜制造商的一部分需要在連接器上安裝芯片,因此芯片缺貨對這樣的連接器和電纜企業的影響非常直接。芯片的方案對快速充電很重要,但有些芯片很貴很難得到,相對來說國際品牌制造商的芯片更好,但很難得到,需要等一會兒。
對于不直接搭載芯片的連接器企業來說,終端市場受芯片缺貨的影響,這些市場的生產進入緩慢或停滯的狀態,終端企業的生產能力受到阻礙的話,連接器的購買肯定會減少。
在絕大多數終端產品中,其產品應用主要取決于半導體芯片制造商的方案需求。因此,芯片市場的波動始終影響著連接器行業……...
芯片企業應該更關注哪個市場?
在缺芯的情況下,芯片企業也在終端市場進行取舍。以60家有名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如微核心、華大半導體、國民技術、靈動微型、峰值、中微型、航空順序、比亞迪、新潔凈能源、士蘭微型、華潤微型等,統計的相關市場數據供業內人士作為參考。
這些企業大多是國內企業,業界產值預計達到50%。雖然沒有絕對的代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很多半導體芯片企業的產業布局方向。
20家MCU企業最關注的五大市場:
具體而言,20家MCU企業在缺貨期間最受關注的前五大市場依次為:電機(30.50%)、家電(28.80%)、BMS(非車規)(10.20%)、電動工具(6.80%)和汽車市場(5.10%)。
在MCU市場缺貨的情況下,先供應的市場主要是家電(40%)、馬達(20%)、BMS(13.30%)、汽車(10%)市場。
20家電源集成電路企業最關注和關注的市場。
具體來說,20家電源IC企業里,當前最為關注的5個市場是PD(19.40%)、家電(13%)、工具(13%)、馬達(11.30%)、LED(11.30%)市場。
缺貨時,20家IC電源企業在有貨時優先供應PD(26.50%)、家電(20.60%)、LED(14.70%)、電動工具(11.80%)。
60家MCU、電源IC、電力設備企業的綜合情況:
我們可以看況下,60家企業關注的市場是馬達(55.90%)、家電(51.20%)、電動工具(37%)、PD(36.60%)、BMS(非汽車規則)(21.20%)、汽車(14.50%)、LED(11.30%)。
這60家半導體企業重點供應的市場依次為家電(60.60%)、PD(50.60%)、馬達(37.20%)等
同時,有些市場也最為關注連接器行業,受其影響也大。
1、家用電器。
家電作為傳統領域,2021年的市場容量也不容忽視。特別是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紅利的持續釋放下,產業升級加快,家電廠商在產品上提高銷售優勢,加強高端化、套期保值升級,促進行業的持續發展,也提高了家電市場的利潤。
從這次調查的情況來看,MCU、電源IC、電力設備企業對家電市場的關注度和供給的重點排在前列,因此家電市場在2021年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即使壞的情況下,家電行業也能得到比較穩定的供給保障。
根據《2021年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季度報告》,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家電市場總零售額為164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1%,主要類別銷售數據恢復。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3月家電出口總額為1479.4億元(人民幣值),比上年增長63.4%,中國作為世界家電生產中心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2、PD。
根據調查數據,電源IC和電力設備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特別重視PD快速充電市場,電源IC制造商現在最關注的市場是PD(19.40%),在所有市場中排名第一。半導體芯片不足時,他們對PD快速充電的關注度達到25.50%。
電力設備制造商目前最關注的市場也是PD(17.20%),與電動工具并列第一。在半導體芯片不足的情況下,他們對PD快速充電的關注度達到24.10%,與電源IC制造商基本相同。
快速充電市場近年來躍升為消費電子領域的新熱點,行業上下游看到了快速充電的市場潛力。最近,USBPD3.1發布了新標準,進一步推進了快速充電市場的發展。據慧能泰CTO預測,PD3.1的快速充電協議芯片將于年底或明年初發布。
目前,全球快速充電市場可分為7個板塊,但這7個終端產品在2020年的發貨量數據中,快速充電普及度最高的手機、筆電、平板三個板塊,產品年發貨總量接近17億臺,占50%以上。
快速充電市場走上了快速道路,在芯片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受到芯片企業的重視,因此2021年快速充電將繼續給連接器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價值。以上數據1:1折算,僅手機、筆電、平板三個板塊,每年需要10億個以上的快速充電部件,市場價值達到千億。
3、光伏發電。
調查數據顯示,主要行業是電力設備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在半導體芯片不足的情況下,10.3%的電力設備制造商希望將有限的芯片供應給光伏市場,這些制造商大部分前期已經布局,逐漸建立穩定的供應系統。
另外,國際電纜與連接最近對很多連接器企業了解的情況下,目前芯片缺貨的影響小于汽車和消費電子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22日,中國確定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首次向世界明確提出了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之后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被重點規劃為十四五,光伏發電、水電、儲能等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被按下了加速鍵。
連接器作為重要的連接部件,廣泛應用于發電、儲藏和下游終端產品,市場上升。
對于連接器行業來說,光伏應用中約有4000對連接器,1GW的安裝量約需要400萬對連接器。2030年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計劃目標,需要追加700GW,其中光電連接器市場需求至少超過10億對。此外,還有風力發電、儲能等市場,連接器市場的需求急劇增加,連接器行業是機會。
芯片國產化下連接器行業迎來新機遇。
在這次調查的企業中,大部分屬于國內企業。據了解,這些企業的估值可的50%。在以上芯片廠家重點關注的市場中,部分環節已經可以實現芯片國產化,但中高端市場的芯片供應仍然掌握在國外的芯片企業手中。
目前,中國市場對高端芯片的需求也迫使企業向高端發展。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超過3500億美元,其中進口芯片數為5435億美元,中國出口芯片數為1166億美元,出口芯片數為2598億美元。
中國對高端芯片的需求依賴于進口。新冠疫病和國際貿易糾紛等客觀因素給世界供應鏈帶來了負面影響。這一定會使終端企業更加關注當地供應商,對當地芯片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機會,間接推進連接器的國產化。
目前的芯片以進口芯片為主,但由于芯片缺貨問題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目前,國家和企業也在努力開發。如果國產芯片能夠跟上當前的功能和市場需求,其價格很快就會下降,今后幾年將占據市場整體的重要部分。受訪的快速充電廠總經理告訴記者。
芯片缺貨對連接器行業也是隱形危機。目前芯片帶動了眾多終端市場的發展,而終端市場的發展帶動了連接器行業的發展。
從上述情況來看,目前芯片不足、交貨期延長的情況沒有實質性的緩和。據預測,芯片缺貨將持續到2022年。
從去年年初的疫情開始,產生了一系列生存危機,由于疫情的原因停止生產,部分市場發展緩慢,現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不足亦或是漲價。這些危機對連接器企業來說是過程。每次危機都像大浪淘沙一樣,如果對形勢沒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的調整,在一次危機中被淘汰的可能性很高,特別是連接器作為被動部件,應該關注芯片制造商的動向和市場動向,在企業經營決策中洞察先機,站在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