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2018年1月至5月,中國工業機器人增長了33.7%。由此可見,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市場需求逐年增加。未來,工業機器人取代勞動力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作為一家提供機器人內部連接的電纜和連接器制造商,它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有前途的日出領域。同時,工業機器人也在經歷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升級,這將不可避免地給線路和連接器領域帶來巨大的變化,并為整個連接器帶來革命性的進步前景。
工業機器人蓬勃發展。
隨著人口紅利拐點的到來,機器更換浪潮的興起導致大量企業進入機器人行業。其中,中國的市場表現非常出色。到2018年,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工業機器人最大的消費國。
根據國際機器人行業協會IFR預測,未來幾年中國機器人行業銷量有望保持25%-30%左右的增長率。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有望超過15萬臺,將繼續成為全球市場增長的最強驅動力。2020年,中國工作機器人銷量有望達到27萬臺。
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公司部長蓋曉宇說:工業機器人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它不斷更新,發展得越來越快。這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業生產市場的需求。工業機器人逐漸從單一化向復雜多功能化發展。目前,機器取代勞動力已成為一種趨勢。我相信工業機器人會蓬勃發展。
深圳新昌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建成表示:就中國經濟發展現狀而言,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增加,許多企業引進工業機器人進行工業生產加工。一是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保證;二是降低生產成本,在競爭中具有明顯優勢;此外,管理更簡單,更能滿足未來生產的要求。因此,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越來越大。
然而,我國機器人產品集中在低端領域,整體競爭力不強。在市場上,當地企業基本上依靠低價來保持自己的優勢。同時,國際四大家族在中國市場布局完善,國內機器人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同時,機器人本體面臨降價風險,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初步統計,我國涉及機器人生產的企業有800多家,其中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有200多家,其中大部分主要是組裝加工,處于產業鏈低端,產業集中度低,整體規模小。根據日本機器人工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比上年增長了27.8%,達到9447億日元。
然而,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東莞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表示,中國中國制造2025戰略明確提出了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的發展計劃。
景宏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太科表示:國家政策支持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是必要的。這些政策給了企業信心,投入更多資金研發工業機器人,參與國際競爭。
深圳力輝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鄭云峰表示:我國工業機器人本土化程度不高,在高端技術上依賴國外,如工業機器人連接器。國家政策的支持對我們的企業有很大的幫助,在成本控制和R&D投資方面有優勢。
線纜/連接器需求上升。
據了解,預計到2020年,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新工業機器人將安裝在中國,中國制造的機器人也將占相當大的比例。機器人電纜和連接器作為機器人的配套部件,其發展需求空間不容低估。工業機器人產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電纜和連接器企業的興趣。
萊茵河大中華區商業產品服務總經理徐舒表示,作為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需求呈爆炸式增長,電線電纜企業將迎來難得的發展和轉型機遇。
HRS中國市場部主任曹培浩表示,工業4.0和工業自動化的到來意味著更多的智能設備和機器人將廣泛應用于各種生產領域,其需求呈現出穩定快速的增長趨勢。其中,核心智能設備和機器人對連接器的應用要求很高,更多的高精度、高性能連接器將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這些智能設備和機器人領域。
赫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區域經理楊思遠認為,目前工業4.0確實對連接器有明顯的拉動作用。與2015年相比,赫聯2016年和2017年的總銷售額增長了近兩位數,工業連接器占公司所有連接器收入的10%-15%。
2017年5月11日,泰科(TE)甚至正式啟動蘇州工廠和客戶體驗中心。TE工業部全球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LarsBrickenkamp表示:蘇州工廠專注于滿足互聯技術在自動化控制、機械設備、電力、能源、鐵路、智能建筑等領域的市場需求。
總的來說,目前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電纜和連接器企業主要是外資,但國內企業已經瞄準了這個市場。
蔣太科先生說: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這個領域的企業很少,可開發價值很大。很快就會有很多企業投資研發,爭取分一杯羹。
雖然目前國內做機器人電纜的企業不多,但相當一部分工廠有興趣涉足機器人電纜業務,其中一些已經開始準備進入市場。據徐舒介紹,前段時間我們走訪了湖北和東南的一些大型電纜企業,與他們的R&D部門進行了溝通。幾乎每個工廠都有制作機器人電纜的計劃,有些已經批準了項目。
進口替代路漫修遠。
隨著下游機器人出貨量的增電纜連接器全球供應缺口擴大、國內技術逐漸成熟等因素的推動下,國內電纜連接器企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但據了解,目前中國機器人市場80%以上采用進口電纜和連接器。在這個市場上,外國企業遙遙領先。例如,富尚先后投入了大量資金支持研發,產品已應用于三菱、安川、松下、臺達、三洋、歐姆龍、埃斯頓、華中數控、廣州數控等伺服驅動器。
為此,何建成說:中國有一個很好的先天條件,那就是我們的市場很大。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需求很大,因此連接器本地化的發展迫在眉睫,抓住主動權。據我所知,中國有相當多的連接器企業投資開發工業機器人連接器。
在進口替代方面也有很大的潛力,但除了價格和使用壽命外,國內電纜和連接器還存在產品系列不完善和一致性的問題。部分產品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的性能與實驗室性能不匹配,阻礙了國產化進程。
中國國家網中國國家電纜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吳長順說:中國有很多電纜企業,但由于技術實力、發展理念和信息來源的差異,國內大多數機器人電纜企業都遵循趨勢和模仿。
蔣太科說:國內工業連接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短期來看,國內工業機器人連接器仍處于相當劣勢。目前,最新技術由外國企業掌握,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國企業的限制。從長遠來看,我們應該尋求自主發展,加強研發,跟上潮流。我們應該把它作為一個長期的項目來對待,以打破目前國外高端連接器壟斷的僵局。
其中,原材料技術薄弱是影響本土化的關鍵之一。深圳市金泰科環保電纜有限公司正在研發爬行機器人電纜,為優必選和DJI提供機器人電纜。金泰科主任金濤直言,金泰科目前使用進口原材料,主要是因為使用國產原材料后,客戶反映存在缺陷,金泰科本人明顯感覺到差距。
然而,盡管進口替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該行業仍然充滿信心。曹科峰說:在工業4.0的指導和支持下,工業機器人連接器的本地化路線可以走。未來,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繼續增加,其發展將不可避免地推動連接器的發展,這將是國內連接器企業的巨大機遇。
三個技術方向。
電纜連接器作為工業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對工業機器人產生了重要影響。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已經不能滿足工業制造業發展的要求。目前,客戶對工業機器人連接領域提出了無線、定制、靈活等綜合要求。
1.無線化
工業4.0取代了傳統的有線現場總線技術,推動了一個重大的顛覆性變革需求,即無線互連系統。
在許多操作環境中,機器人無法連接,信號指令只能通過無線連接傳遞給機器人。顯然,與傳統的連接方式相比,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必然會給連接器領域帶來巨大的變化,這種新的發展也將反饋連接器的其他領域,給整個連接器帶來革命性的進步前景。
MolexLindaShan表示,特別是物聯網(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網絡傳感器陣列的廣泛需求,需要通過無線網絡進行通信,監控生產環境中的溫度、濕度、照明、資產跟蹤、資產管理等諸多因素。
可以看出,工業4.0對無線互聯技術需求的提高給連接器制造商帶來了新的機遇。近年來,TE.MOLEX等制造商也開始將產品設計方向從有線擴展到無線。
2.定制化
除了無線技術的擴展需求外,產品定制在工業領域尤為重要。業內人士都知道,傳統的連接器和電纜大多是無源產品,制造商可以為客戶提供標準化的產品。
然而,隨著電子產品多樣化和智能化需求的出現,制造商需要更多的定制產品來滿足客戶的需求,特別是在工業領域,連接器制造商需要與客戶一起開發新產品,以滿足客戶獨特的外觀和功能需求。
博美德機器人執行副總經理車謙功表示:電纜企業不應滿足于將電纜逐盤直銷,而應延伸到電纜服務產業鏈,根據用戶要求對接,解決機器人使用中的電纜問題,增加電纜企業的利潤率和競爭力。
倍捷連接器亞洲總經理徐夢蘭表示,近年來,對工業連接器定制的需求日益明顯。與標準化產品相比,定制產品要求企業擁有更強的設計研發團隊和廣泛的連接器類型,以便快速組裝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市場需求。
LindaShan表示,客戶的定制需求將存在一段時間,特別是在汽車電子、物聯網、智能家庭等新應用領域,更需要使用新的解決方案。與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在保持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滿足客戶的獨特要求,這是連接器供應商的工作。
徐夢蘭強調,與半導體芯片的標準化不同,對連接器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內外涂層可能不同,對定制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對定制的需求,倍捷還于2015年收購了FilCon公司,可以提供特殊的定制連接器和工程解決方案。FilConn主要生產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濾波連接器、EMP電源濾波器和定制連接器,產品廣泛應用于軍用航空、醫療、運輸和石油天然氣領域。
3.柔性化
此外,工業自動化還提出了靈活性的要求。
魏德米勒亞洲執行副總裁趙紅軍:隨著智能化和數字化的發展,工業聯系的創新需求越來越嚴格。例如,在實現系統靈活性方面,需要將大量的插入式電纜和接口模式轉變為非接觸式靈活模式。
日立金屬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認為,電纜不僅具有耐熱性和阻燃性,而且具有優異的抗彎曲性和柔軟性,以滿足工業機器人主動部門對反復彎曲和扭轉的需求。
L-comGlobalconectivity公司產品經理Dustinguttadauro也表示:我們的產品需要滿足我們工業領域客戶對耐用性和高柔性電纜的需求,承受工廠自動化和機器人應用中常見的重復彎曲和連續運動環境。
然而,國內外機器人連接器與電纜行業的差距首先反映在原材料上,因為它們需要更高的靈活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材料的開發和應用。目前,我國原材料的研發一直處于弱勢地位。
以工業4.0為代表的工業自動化將成為新一代工業革命,中國將成為工業機器人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國產電纜和連接器具有更多的家居優勢,企業需要專門研發來打破暫時落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