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是一個公司賴以生存的命脈,新起家的公司不一定靠品質上位,但持續穩定發展且長久經營而立不敗之地的企業,一定有著穩定的品質。那么需要怎么做,才能確保產品品質得到保障呢?電子谷建議如下:
1、前期開發面面具到
(1)前期開發在不同公司稱呼略有不同(例如:RD、PE、工程、研發等),工作職責也會有相應的差異,但是其核心肉容不變,即:衡量客戶標準要求和公司達成程度。
(2)前期開發人員對客戶端產品的功能、性能、特性、外觀等必須非常清楚,如果在前期開發階段不清楚的,可以多向客戶端對應的窗口溝通了解,樣品生產出來后就是客戶想要的。
(3)客戶端的要求全部了解清楚后系統全面的導入成公司內部文件及標準,接下來就是生產單位、檢驗單位及其他輔助單位全力執行。
(4)客戶標準要求,要隨客戶標準要求的變化而變化,不可以一同視之,同一客戶不同產品標準及要求,會不同,要及時準確有更新,及時將更新后的文件分發到各執行單位,以免公司做一些不必要的品質過剩,從而增加公司質量成本。
2、生產要做到細致入微
(1)當前期開發人員已經評估完成,公司內部現有設備、人員、量測等均可以達到客戶標準要求后,生產單位就將按照發放標準執行,品質的穩定除了設備、量測等影響因素外,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人員;人員的技能,作業方式方法、態度等都直接關乎品質穩定及PPM值
(2)一切人員操作的動作,均會出現人員操作上的失誤或過失,此時生產主管的職責需要充分發揮出來,如何做到自己的員工不會誤操作、錯操作、漏操作等;除了對員工必要的培訓外,防呆作業也是最為關鍵;當然防呆分:防呆規范、防呆治具、防呆設備等,必要時同步導入、同步執行。
(3)品質從生產源頭抓起,靠機器設備、操作、防呆;千萬不能靠后面工序彌補、補漏、全檢、檢驗;否則時間一長將會有彌補不完的漏洞,從而逼得增加一系列的滅火人力,故而增加人力成本及以外的品質異常外泄的風險。
3、檢驗以監督為主
(1)隨著各家公司對人力方面的控制,品質檢驗人員在近年來及未來都只會越來越少,不會出現越來越多,所以品質檢驗的工作重心也慢慢從檢驗偏向監督;監督生產現場標準及規范的執行落實情況,監督生產單位的生產及自主品質控制的可靠度等;
(2)品質檢驗人員的角色是代表客戶來行使客戶對品質要求的公司內部要求,所以品質檢驗人員必須將客戶標準,準確把控,不可以刻意加嚴要求生產,也不能在沒有經得客戶同意時,隨意放寬客戶標準;要引領生產現場緊隨客戶的腳步穩步前行。
(3)人員監督現場標準執行以外,要做好輔助生產現場的工作;生產現場任何品質風險、隱患;品質人員發現后要及時提醒現場。做到:不刁難、不為難、品質共識相通、溝通順暢,成為生產部的得力后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