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備受外界矚目,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下備受挑戰,然而人們對于華為的關注并未減少,期待著華為的好消息,希望華為能夠重返巔峰。這些期待主要涵蓋了芯片技術、5G網絡以及各業務的發展進展等方面。
在華為備受關注的同時,不少不實消息也開始在網上流傳,例如華為成功研發出堆疊7nm芯片技術并獲得4000億扶持金等等。這些消息很容易被誤解,以致于不少人把它們當成了事實,進一步傳播開來。這種現象在網上非常普遍,因為有些人會站在官方的視角發布言論,引導公眾視野,博取流量和關注。當一條消息的認知程度達到一定數量時,謠言就會大肆傳播。
例如,就有傳言稱華為芯片堆疊技術開發成功,可以用兩顆14nm芯片堆疊成7nm芯片,實現更大的性能突破。雖然這種技術已經有過討論,但是針對這則傳言,華為官方已經進行回應,表示該消息屬于謠言。事實上,兩顆芯片疊加的難度非常大,能否實現性能翻倍尚不可知,但功耗肯定也會翻倍。
制造功耗巨大的芯片已經違背了降低芯片功耗的初衷,這也不符合未來芯片技術發展的趨勢。此外,芯片的尺寸問題也是一個挑戰,現今的芯片廠商都在嘗試降低芯片尺寸,以提高設備終端的性能。
如果無法解決芯片堆疊的尺寸問題,那還不如繼續采用單顆芯片。雖然芯片堆疊技術是存在的,但不像網上傳言的那么離譜。
實際上,把兩顆14nm芯片疊加以形成一個7nm芯片是不現實的。如果這種技術成立,那么豈不是說臺積電只需疊加兩顆3nm芯片就可以突破到1nm及以下?那為什么還要花費大量資金研發2nm或1nm等高端芯片呢?
除了7nm芯片堆疊,華為還有一個傳言備受關注,即華為獲得了4000億元的扶持金,以促進其芯片業務的發展和解決各項難題。
這個傳言顯然有些過分,因為這個數額已經超過了華為半年的營收。去年,華為的銷售額為6369億元,這樣的銷售額符合了華為的預期表現。其中,華為已經投入了1400億元用于研發投入,這已經是非常大的經費開支了。
如果華為真的獲得了這么多的扶持金,那將是怎樣一筆巨額資助呢?但現實情況是,華為并沒有獲得4000億元的扶持金,更沒有這樣的扶持計劃。
在疫情下,各行各業都難以為繼,而被美國特殊關注的企業更是不勝其數。因此,即使有所謂的4000億扶持金計劃,它也只能以低息或者無息貸款的方式提供支持,并不可能是直接贈送。此外,需要資金的企業也不只一家,如果將全部的支持資金集中在一家企業身上,對其他企業就不公平了,必然會引起爭議。
無論是7nm芯片堆疊技術還是4000億扶持金,只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能夠辨別消息的真假。然而,由于對華為的期待值非常高,再加上社交媒體上的討論者眾多,因此只要是與華為有關的消息,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誤解。比如,之前網上有消息稱華為麒麟芯片會在2023年王者歸來,但華為公司已經辟謠了。此外,還有傳言稱華為將出售其整個手機業務或者會開始造車等等,這些傳言無一例外都是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