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膠粘帶市場比國外落后約1.5個世紀,但在過去的10年里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膠粘帶生產國。 1845年,美國研制出醫用膏藥,標志著膠帶行業的誕生。 1925年,美國3M公司進一步開發了應用于集裝箱包裝和交通運輸領域的遮蔽膠帶。 另一方面,我國膠帶起步較晚,1983年廣東地區首先出現了膠帶生產線。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膠粘帶生產國,2019年中國膠粘帶銷售額271.8億平方米,占世界總銷售額的58.1%。 2009-2019年中國膠粘帶銷售額從125億平方米增加到271.8億平方米,CAGR 8.08%。
國外已經升級為高端產品,國內仍以中低端增值產品供應全球。 2019年中國膠粘帶銷量占全球的58.1%,但銷量僅為全球的12.3%。 另外,近5年的出口單價為進口單價的1/5左右。 根據2019年國內膠帶行業出貨格局,BOPP包裝帶、標簽及廣告貼、雙面膠所占比重為78%。
目前,全球膠帶行業擁有差異顯著的三級市場格局。 最高級是生產以膠帶、系帶膠帶等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特種膠帶的歐美日大企業; 中級是中小自主品牌生產企業和龍頭代工廠家底層是眾多同質化小型膠帶生產企業和下游裁剪商。 目前,最高端的供應主要被國際領導者壟斷,其中3M、日東電工、德莎、林德科控制著全球膠帶近20%的市場。 中下層是中國企業在成本上占優勢,存在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競爭激烈、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
頂級企業:創立歷史悠久,多從民用膠帶開始,現已完成向高端膠帶及其他領域的演變。 這些企業主要攻擊高端膠帶,低附加值的民用膠帶由國內企業代理。
美國3M成立于1902年,1925年開發了Scotch遮蔽膠帶,開辟了磁帶市場的道路。 目前3M公司膠帶產品品種齊全,2019年膠粘劑/膠帶業務營收達到90億美元。
德國漢高成立于1876年,以洗滌劑/洗滌劑起家,1923年開始生產膠粘劑,2019年膠粘劑業務收益達到114.24億美元。
德國達薩成立于1906年,推出自粘膠帶tesafilm、油漆專用膠帶tesakrepp等經典產品,公司目前正全力致力于膠帶行業,2019年公司盈利166.61億美元。日東電工成立于1918年,以電絕緣材料開始,1946年開始發售黑膠、防腐膠等產品。 2019年,公司磁帶業務盈利27.86億美元。
美國艾麗成立于2009年,是全球領先的壓敏標簽材料、標簽、零售服裝標簽和辦公用品制造商,2017年收購國內企業永樂。 2019年公司營收達到70億70.70萬美元。
中級企業:中低附加值膠帶品種已經齊全,但缺乏高附加值產品,而且往往沒有自己的品牌,以品牌銷量為主。 目前,國內頭部膠帶企業有永冠仵誠、福建友誼、晶華新材料、中山皇冠、河北永樂、臺灣亞華6家企業,其中永冠和晶華分別于2019年和2017年上市。 在國內這6家龍頭企業中,永遠冠著布基膠帶起家,一直處于全行業產能第一的位置; 福建友誼由基于OPP膠片的膠帶開始,永冠目前的OPP膠片出貨量僅次于友誼,國內最早制作PVC膠帶的企業是河北永樂,但2017年被美國阿里爾收購; 晶新材是最早制作美紋紙膠帶的公司,但其產能規模在2018年被永冠趕超。
基礎企業:簡裁代工替代性強,在環保、智能化設備投入領域無資金優勢。 國內民用膠帶領域大多被基礎企業占據,原因是低端民用膠帶市場進入門檻較低。
永冠新材料公告顯示,德國布魯克納的膜引線設備單價1.1億元,OPP膠帶涂布機設備單價230萬元,橡膠設備單價220萬元,環保設備投資600萬元。 由于拉膜、制膠、環保設備投資額遠高于分切設備,資金進入壁壘高,國內數萬家民營膠帶中小企業往往停留在分切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