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汽車消費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推動,我國汽車線束業已由近千家一級、二級汽車線束配套企業組成,年總產值近千億元。在國內汽車線束業,外商合資企業占有市場優勢,但行業總體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外商合資企業和國內自主線束企業相互交錯,共同占據汽車市場的不同需求。
中小型汽車線束企業有近千家,企業雖多,但裝備水平、配套能力及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大量承接摩托車線束及少量中低檔車線束,從而陷入了“低價競爭”的陷阱,這些企業的產值標準從幾百萬到幾千萬元不等。
我國自主線束企業和外資合資企業之間界限模糊、錯綜復雜及相互滲透。當前,從地域分布方面,以汽車制造基地為依靠,以東北、環渤海、華東、華南、中部、西南等六大板塊為主。
由于汽車線束制造企業的特殊性,汽車線束市場呈現這種格局。常規的汽車配件制造商在線束領域沒有多少優勢,大多由收購或合并來擴大規模。
線束廠商首先要具備線束生產經驗和線纜成本控制能力。其次是具備汽車級連接器的技術能力,也要與整車廠家的配合非常好,線束的質量穩定性決定了穩定性,廠家一旦確定,就很難更換供應商。
與此同時,整車線束設計涉及電子、機械、熱量分配等多方面因素,必須與整車制造商合作設計,小廠商難以進入這一層次的供應鏈。線束還需要在不斷的測試之后改進。
線束行業具有自己的特點,國內線束企業只有抓住特點,發揮自己的優勢補齊短板,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