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病的爆發,給世界各行業帶來了強烈的沖擊。但是,并非所有行業都受到影響。以家電產品為例,據統計,2020年世界家電零售額達到680億美元,比去年增加了15.1%。其中,中國貢獻了139億美元的零售額,世界排名第一的世界零售額達到13億臺,比去年增加了8.2%。
智能家電對硬件和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在,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家電向智能發展,國民技術行業高級負責人陳典帥表示,家電產品向智能發展趨勢。對AIoT應用系統中,智能控制處理、通信連接和安全防護是構成AIoT的三個基本要素和前提。從硬件的角度來看,負責智能處理和邊緣計算的各種控制器芯片,負責物聯網設備方面的加密和設備安全認證的安全芯片,完成智能設備物聯網訪問功能的藍牙、WiFi、NB、LoRa、NFC近場通信等無線通信芯片是必不可少的。
而智能化的變化也帶來了通信的挑戰,RT-ThreadCOO鄒誠表示,通信中家庭場景沒有什么變化,以Wi-Fi、藍牙、ZigBee等最近的通信技術為中心。未來家電通信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低功耗、兼容性、低延遲、高帶寬等。
在家電智能化方面,鄒誠認為家電互聯應用更加迫切,另一方面智能家庭的互動場景也在增加。
上海東軟載波微電子有限公司FAE主管/白電產品PM胡春霞表示,家電智能化是未來的趨勢,家電對通信需求的上升,如Wi-Fi、PLC、藍牙等功能,需要整個生活場景的解決方案。
同時,家電智能化對MCU的要求也更高,要求性能更強,東軟載波發布了對家電特殊需求的產品,具有大容量、寬電壓、低功耗系列化的特點,滿足了客戶的高可靠性、高抗干擾性、長壽命的需求。
國民技術安全芯片、藍牙芯片、MCU芯片等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家電。在家用電機控制領域,從成本和可靠性的角度來看,目前家用電機采用先進的無傳感電機控制技術。
目前已經推出了70多種型號的通用安全MCU,產品種類豐富,復蓋了高性能和低成本等各種應用需求,具有多種細分電機控制產品的完整解決方案和開發生態,可以大幅度縮短家電產品的開發周期。
對于下游的家電制品商來說,最關心的是成本(芯片成本、使用成本)、高帶寬、低延遲、低功耗等,制造商需要在這些方面進行目標設計。
另一方面,鄒誠觀察到很多芯片制造商開始向集成方向發展,在設備中集成Wi-Fi、藍牙、主控芯片、存儲芯片、閃存等,在大幅度提高性能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另外,芯片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如支持AI、圖像、傳感器等。同時,芯片也向異構發展。
談到下游智能家電企業,陳典帥表示,在智能家電領域,目前家電企業的研發思維從技術思維、產品思維轉向用戶體驗思維,除了滿足最基本的需求性能外,還重視各種場景的智能。
在智能家電的應用中,通信連接的普遍性和設備的多樣性是一個挑戰,用戶的使用體驗度需要大幅度改善和提高?,F在擺在家電企業面前的不僅僅是創新問題,還要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因為高性能、低成本一直是終端產品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技術問題。目前,家電消費領域國產芯片等部件在功能、性能和質量上與國外產品不同,家電行業今后對高性價比國產部件的依賴和需求大幅增加。
據胡春霞介紹,受大環境的影響,目前下游終端制造商也開始備份國內本土制造商,希望上游企業能夠提供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東軟載波也針對這一需求推出了專業的解決方案,讓客戶使用模塊化開發,加快產品落地速度。
從軟件來看,鄒城還要求操作系統支持更多種類的MCU、芯片等產品。對于下游家電廠來說,選擇操作系統也需要平臺化,組件是否完整,可以大幅度降低企業對軟件的投入。此外,系統還支持屏幕、Wi-Fi、藍牙、語音等功能,受到下游制造商的重視。
缺貨讓企業轉向本土廠家。
另一方面,家電面向智能化,對芯片和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現實環境中,半導體市場還處于缺貨漲價的狀況。這也導致上半年淡季期間,白色家電反而漲價。
陳典帥認為,下游需求旺盛,全球流行蔓延,晶片供應不足的局面繼續,刺激國內半導體設備行業的投資。對于國內市場下游產業廣泛的MCU等芯片產品來說,國際大型工廠相繼缺貨漲價后,國內終端制造商必然要求國產MCU替代,有利于市場占有率極低的國產MCU的發展。因此,晶片生產能力的緊張加上國產替代的加快,雙重因素的重疊推動了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繁榮,預計今后1~2年國內半導體市場的銷售額將持續高速增長。
鄒城表示,家電的漲價來自上游原材料的漲價,這個漲價對芯片廠來說可能比缺點大,但對終端家電廠來說可能比缺點大。從軟件制造商的角度來看,由于缺貨,制造商可能需要選擇更多的芯片來源,因此系統可以實現跨平臺支持,用戶可以更快地更換產品,這是軟件制造商的新挑戰。
這個小費的漲價,很多下游制造商即使接受訂單,也沒有向用戶出售這么多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場直播期間,觀眾也希望在現場進貨,可以看到現在市場的缺貨情況。
但是,現在MCU等芯片產品處于價格上漲的時期,過去很多國產MCU等產品都希望通過價格和更高的性價比得到廠家的認可,甚至有低價競爭的現象。
陳典帥表示,高性價比一直是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但不能簡單地與低價競爭或價格競爭畫上等號,高性價比以同等價格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功能性能和服務。國內制造商在市場競爭方面越來越成熟,不僅僅是以價格獲得市場份額,努力創造優秀的產品是王道。對于零部件供應商來說,產品價格的上漲可能在短期內是有利的,但從長遠來看,對整個產業鏈的不利影響將反食上游產業。
低價競爭只是短期現象,胡春霞認為MCU作為重要設備,穩定性是重要的,價格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是看性價比。白電產品的使用終端是顧客,顧客的質量評價是最重要的。
同時,隨著海外制造商受疫情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產品交貨期延長,許多企業開始著眼于國內相關制造商。
因此,東軟載波在開發存儲空間大、運算能力強、設置能力豐富的32位MCU的同時,圍繞客戶的需求,提供具有多種功能的SoC芯片,適應客戶的多種需求。
國外品牌在國內深耕多年,產品系列全部,應用范圍廣,產品橫向和縱向更好,國產產品替代困難增加。目前,東軟載波的產品規劃設計已經系列化、兼容化,為客戶提供系列化產品。
陳典帥表示,為了維持供應鏈的穩定性,提高產品競爭力,各大電氣領導人積極配置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國產芯片在家電領域的滲透率穩步上升。
與此相對,國民技術在家電領域采取的戰略是提供白色家電、黑色家電、廚房家電、生活電器等領域的核心工業級設備支持能力,全面復蓋電機控制、面板控制、網絡安全控制等32個核心工業設備,在家電網絡信息安全方面提供安全SE和行業首個集成國際/國密算法硬件加速引擎的MCU產品為了適應家電市場的變頻需求,公司建立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電機算法團隊和FAE團隊,提供行業領先的電機控制芯片技術、算法技術、方案技術。
隨著變頻控制技術的普及,家用電器對MCU的處理能力、存儲運行資源和模擬外部設備的整合要求更高,滿足產品更高的運行效率、更終極的使用體驗、更方便、更豐富的功能和更高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