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鋰電池管理芯片企業華泰半導體完成了近億元的a回合融資。投資者是臨芯投資、硅港資本共同投資、泰亞投資、中興大眾投資、動平衡資本、浦東科學創造、華旭投資等共同投資,核心資本擔任主導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于增加研發投資和加快電影流通。
2014年,華泰半導體在西安成立,其核心產品有鋰電池管理芯片(以下簡稱BMS芯片)、信號鏈、電機控制等模擬/混合信號芯片。當前,華泰半導體的出貨量也受到上游晶片短缺的影響。因此,公司也在通過交叉流片等方式進行處理。
其意義在于,能對鋰電池進行電壓溫度檢測,采取短路/斷路保護措施;能實時檢測電流,能與控制端進行實時通信等。基本上所有使用鋰電池的終端都需要安裝鋰電池保護芯片。目前國內BMS芯片的市場規模是每年幾十億,其中國內品牌的份額只有20%,而國外公司的產品(TI、SEIKO、ADI等)在產品定義階段太早,部分成熟產品沒有根據國際標準/實際情況預留額外功能。
華泰半導體創始人和董事長王飛表示,傳統的BMS芯片集成度很高,包括信號鏈模塊、接口、電源芯片模塊等。痛點在于傳統的BMS芯片功能大而全。對于一些行業公司來說,60%-80%的功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閑置,造成浪費。其中,產品的多樣性是目前國外廠商所缺乏的。
臨芯投資合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趨勢和‘碳中和’目標的引領,鋰電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臨芯投資合伙人劉光軍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國和需求國,中國的市場潛力是無限的。
硅港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欣表示:國內模擬芯片市場需求量在400億美元左右,自給率不到20%。巨大的市場給國內模擬芯片企業帶來了廣闊的創業和發展空間。
泰亞投資合作伙伴秦偉表示:目前國內高端模擬芯片已基本被國外壟斷,是典型的卡脖子領域,國內替代創業正面臨著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它的高串鋰電保護芯片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